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2024年起開徵碳費

▌前言 立法院於2023年1月10日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案,並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條文內容明定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政府各部會職責、溫室氣體減量對策、氣候變遷教育、碳費徵收及罰則等。《氣候變遷因應法》,總共7章、63條,以下列出三個修法重點: ▌重點一—2050年淨零碳排,減量目標更明確 原先施行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以下簡稱溫管法)訂定,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2005年的50%,每五年檢討一次氣候變遷行動綱領,管制目標每五年為一階段。修正後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以下簡稱氣候法)訂定,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並改為至少每四年檢討一次行動綱領,管制目標每五年為一期,階段目標需在下一期開始前兩年提出。《溫管法》主要著重在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氣候法》納入碳費機制、低碳排技術轉換優惠、氣候變遷調適等。 圖片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重點二—溫室氣體排放管制,碳費徵收正式上路 《氣候法》內容中,規劃各期分階段徵收碳費,徵收對象可分為直接排放源與間接排放源。環保署預計2024年先針對碳排量逾2.5萬公噸、約287家石化、鋼鐵等直接排放源徵收碳費,電力生產業者則未納入直接排放,轉由計算電力使用者的間接排放量,比如半導體產業等250家企業雖然未直接產生碳排放,但是用電量大,也屬於碳費徵收對象。 「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為中央主管機關在法案三讀通過後應成立的基金,基金來源包含徵收碳費的收入、代金和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拍賣或配售等收入,專款專用於投入執行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公正轉型等工作,涵蓋排放源檢查事項,補助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溫室氣體減量、獎勵企業低碳發展與負排放技術產業,投資研究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用途。 ▌重點三—設立各部會權責,納入公正轉型、調適專章 《氣候法》第八條中,詳細列出中央各主管機關的減排權責及及主辦、協辦單位,例如,再生能源及節約能源相關事務由經濟部主辦,其餘部會協辦;運輸管理、低碳能源運具使用由交通部主辦,經濟部、行政院環保署協辦;自然資源管理、碳匯功能強化事項由行政院農委會主辦,內政部、海洋委員會協辦,整合國家政策跨部會事務。 法案中納入公正轉型的概念,制定氣候變遷計畫時,基於尊重人權與尊嚴勞動原則,以實際行動改善受氣候變遷影響的族群權益、人權與調適能力,協助脆弱族群穩定轉型。因此,新增法條中兼顧原住民族權益,比如政府與原住民族共同推動及管理自然碳匯時,需要共享權益,涉及原住民族土地開發、利用或限制,須先與當地住民諮商或取得同意。 另外,《氣候法》還訂定了氣候變遷調適專章,規定政府必須建構調適能力,以科學為基礎,強化國民、企業團體因應環境災害、資源調適能力,建構綠色金融、氣候變遷調適教育、調適技術開發,制定治理與協商機制。 ▌《氣候法》三讀施行,各界仍有不同看法 1. 碳定價建構仍未明朗: 碳費政策受到各產業高度關注,但詳細費率和子法仍未訂定,目前缺乏實質費率徵收,無法有效促成產業減少排放溫室氣體促進永續發展。 2. 財政部角色分配過少: 淨零碳排並非只靠綠色金融就能達到,完整的碳稅政策、稅制需要同時並行,目前「只有碳費,沒有碳稅」的政策規劃,可能讓氣候法治責任無法完全執行。 3. 未納入公民訴訟條款: 公民訴訟權未被納入《氣候法》,若政府執行減排不力,缺乏充份的行政監督機制,《氣候法》執行時造成公民權利損害時,可能造成人民訴訟權保障不足,忽視公民參與重要性。 4. 碳權交易制度進度緩慢 鄰近的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等周遭國家,都已成立碳權交易所,開放自願性碳交易市場,有助於企業降低交易成本,激勵低碳科技研發與循環經濟。 ▌結語 國發會公布的「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以及《氣候法》為台灣首次透過國家政策修法,跨部會整合訂定30年的長期計畫,並加入淨零碳排政策接軌國際,減少碳洩漏的區域,完善氣候治理的國際框架。 ▌淨零碳排,其他國家怎麼做?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避免不同國家碳管制強度不同導致碳洩漏,進口商在進口產時計算產品含碳量,扣除在原產國已經支付的碳價或CBAM憑證減免,向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繳納剩餘CBAM憑證數量,一張CBAM憑證等於1公噸產品含碳量,每1公噸碳價為前一周平均碳價拍賣價格。 新加坡—碳稅 第一階段(2019年至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大於等於2.5萬公噸的排放大戶,每公噸碳排需繳納5元星幣(約114元新台幣),第二階段(2030年前)將逐步提升至每公噸50-80星幣(約1142元至1827元新台幣)。 紐西蘭—總量管制及碳交易New Zealand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NZ ETS) 除農業部門外,所有部門都需透過NZ ETS為其排放支付費用,包括電力、工業、國內航空、交通、建築、廢棄物、林業,每排放一噸碳,需另向政府繳交一「排放單位(emissions unit)」的「紐西蘭碳額度 (New Zealand Unit, NZU)」。目前農業僅需要報告排放數據,不需履行減排義務,預計於2025年起納入碳定價制度。 ▌延伸閱讀—溫室氣體減量抵換資訊平台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設置平台目的: 提供溫室氣體減量額度,預期未來減量額度產生來源,使減量額度持有者和需求者能規劃碳權經營。 提供開發單位減量機會,刊登環評增量抵換需求,促使開發單位能迅速有效地找到合適的合作對象,完成環評承諾。 名詞解釋 碳匯:將二氧化碳活其他溫室氣體自排放源或大自然中以碳循環或人為方式移除、吸收或儲存的機制。 淨零排放:指溫室氣體排放量與碳匯量達成平衡。

By |2023-04-21T18:03:29+08:002023.04.01|行政公告, 議題專欄|0 條評論

糾纏不清的Covid-19 — 後疫情時代,如何與病毒共存?

▌前言 從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已有三年多的時間了,在這些日子中,我們從一開始的戒慎恐懼,到現在各個國家、甚至是每個人都逐漸找到自己的步調應對疫情。或許大家最初可能想著只要撐過這段時間,就能夠回歸原本的生活,但隨著疫情不斷趨緩又再度爆發,各國政府和民眾漸漸地放棄了這個想法,轉而在這樣的環境中尋求穩定的生存之道。 ▌Covid-19病毒的變種 SARS-CoV-2是一種含有3萬個核苷酸的RNA病毒,RNA本身的結構不如DNA穩定,較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才會出現以下,曾經或此刻仍在全世界包含臺灣「稱霸一時」的變異株。 Alpha變異株(B.1.1.7譜系) 2020年9月,Alpha變異株在英國肯特郡被發現,因此舊稱英國變種病毒、肯特郡變種病毒,2020年12月流行於全球多個國家,包括英國、美國、德國、丹麥、瑞典等。Alpha變異株的傳染力約為原始病毒的1.6倍,是目前在全球傳播最廣的變異株,在2021年初至年中曾短暫侵襲台灣,主要大規模爆發於北部地區。 Delta變異株(B.1.617.2譜系) 此變異株於2020年10月在印度被偵測到,為2021年主要在全世界傳播之變異株。Delta變異株的傳播率為原始病毒的2~3倍,為傳播力最高的變異株,症狀相較原病毒更像重感冒,因此容易被忽視,但重症率較高。Delta變異株緊跟著Alpha變異株,在台灣造成了小規模社區感染。 Omicron變異株(B.1.1.529譜系) 此變異株2021年11月被發現,發現地點在南非,並以此為根據快速擴散至全球,12月開始在台灣發現個案,且取代Delta成為新的強勢流行病毒株。特點是傳播率高但致死率低,症狀較輕趨向流感化,有許多亞型,如:流行於歐美國家的BA.2.75及BQ.1病毒株、新加坡的主流株X.BB等,臺灣目前以BA.5為主,但同時也有其他病毒株並存。 ▌各國政策 因為有上述不斷「精進自己」的Covid-19病毒存在,各國政府也祭出各種策略來對付它,並隨著時局和環境持續更新政策。 中國 當Covid-19疫情從武漢開始爆發,中國政府決定採取「清零」政策,封城76天後暫時控制住了疫情擴張。後來政策轉為「動態清零」,凡是出現疫情的城市都要接受暫時封城與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不過反覆不斷地封控造成了經濟、物資及民眾的心理問題,因此也有了所謂的「白紙運動」,這是民眾在表達對生活處處受限的不滿。於是為了因應人民的需求與變種病毒的特性,中國的防疫政策開始放寬,不再一味追求肅清病毒。 日韓 同在亞洲的日本、韓國,自然也受到了Covid-19疫情不小的影響。日本在疫情剛爆發時,實施邊境管制,對喜歡赴日旅遊的人產生很大的衝擊,不過隨著Covid-19在日本降為第五類傳染病,入境限制開始一步步放寬,旅遊業也逐步復甦,甚至在3月13日後,可由個人決定室內外是否佩戴口罩。 雖然南韓的確診人數曾達到每日上萬人,但度過確診的巔峰期後,南韓領先亞洲開始放寬防疫限制,例如在2022年11月起臺灣人即可免簽證、免PCR證明入境,不過對於疫情較嚴重的國家入境仍有部分規定,境內除了乘坐大眾運輸等少數情況,可以不用戴口罩。 歐美 誠如大家所知,歐美國家從一開始面對疫情,就沒有那麼緊張,採取的是比較開放的態度和策略,雖然美國、西班牙等都曾實施全國性或地方性的封城,但遠不如中國的封控來得嚴苛。現在想要入境美國或是大多數歐洲國家,已經不需要檢疫和隔離,口罩則是一直以來都沒有硬性規定,確診之後也不須強制隔離。 ▌臺灣政策 回到我們所生活的臺灣,為Covid-19而成立的指揮中心、因時制宜的政策是大家都有深刻感受的,現在一起來回顧一下我們的生活到底陸續經歷了那些轉變吧。 指揮中心成立 2020年1月20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並由當時的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擔任指揮官,從此臺灣開始走上防疫的漫漫長路。於5月公布「防疫新生活運動」4大要點,並逐步擴大公費施打Covid-19疫苗的對象。 二級警戒 由於臺灣的疫情快速加劇,指揮中心於2021年5月11日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二級,停止500人以上的集會、所有集會活動必須遵守相關規定,如:戴口罩、量體溫、梅花座等,並開始落實實聯制。 三級警戒 自2020年5月15日起,疫情較嚴重的雙北先一步進入疫情三級警戒,全國於5月19日跟進,一直持續到同年7月26日,隨後降至二級,直至2022年3月1日取消警界分級。相關規定為:關閉休閒娛樂場所、外出須配戴口罩、停止過多人的聚會等等。 後疫情時代 現在關於防疫的規定已日漸寬鬆,甚至除了特定場所外,已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配戴口罩,這個陪伴了我們三年的重要防疫物資不再像之前不可或缺,確診、入境的隔離天數也越來越短。指揮中心也在2022年10月11日公布「可控制狀況下與病毒共存目標」,希望能在控制住疫情的前提下,兼顧生活與經濟,以確保民眾的生活品質。 ▌如何與病毒共存? 由上述可知,殲滅Covid-19病毒已經不是各國政府的目標了,我們都已經因為疫情犧牲了太多。既然病毒已經在弱化,那我們和它或許也不再是之前那樣勢不兩立的關係,雖然要恢復如初必然是不可能的,在與病毒共存的同時慢慢找回原本的生活,才是我們現在要學習的,那麼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要做哪些準備呢? 備好常備藥 與病毒共存意謂著我們要承擔隨時都可能染疫的風險,現在染疫後多半會採用居家照護的形式,而不是每次都需要大費周章地到醫院看診。所以家裡必然會需要準備一些常用藥,例如退燒、止咳、止痛、感冒藥、清冠一號等藥物,減少患病後的不適,即使不是感染Covid-19,一般感冒時也可以使用。 準備物資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公告,自3月20日起,輕症或無症狀確診後只需進行0+N天的隔離,但相信大家都不想要在生病時還得為生活瑣事煩惱吧,這時候就得靠平時的準備了。需要準備的有日常用品,如:清潔用品、衛生紙等,囤一些食物、乾糧,才不用為三餐煩憂,可以安心養病,還有雖然很重要、但對於現代人其實不需要特地準備的通訊設備,避免親友想關心卻聯絡不上。 配戴口罩、注意清潔 有些我們在防疫期間養成的習慣,其實不用全部捨棄,這三年多因為大家都格外注重個人衛生,在防治Covid-19病毒的同時也使流感等疾病的感染率大幅下降。所以繼續保持戴口罩、常洗手、酒精消毒等習慣,可以幫助我們遠離大多數疾病,過了這麼長的時間早已習慣成自然,不如就繼續維持吧。 提升免疫力 當我們把自己的堡壘建好,就不再需要擔心外來的攻擊了,所以當我們擁有一個強壯的身體,就比較不會染疫,即使染疫也能快速恢復。這時候就需要用到那些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口號了,規律作息、均衡飲食、多喝水、多運動、適量補充營養素,雖然聽起來老套,但確實是提升免疫力的不二法門。另外,在身體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施打疫苗,也能降低中、重症發生的機率。 心態調適 當與病毒共存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必經之路,就不能再用恐懼、抗拒的眼光看待它。其實Covid-19先前會讓大家這麼緊張除了傳播快速外,還有它的重症、死亡率高,但現在的Omicron已經逐漸流感化,疫苗覆蓋率也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其實我們已經不需要如此懼怕了。就像我們有時候會不小心感冒一樣,只要做好以上的準備,坦然接受本來就充滿危險的環境中多了一種病毒,就能夠繼續好好過自己的生活了。 ▌結語 在這場與Covid-19病毒抗衡的漫長征途中,不管你是曾經或正在和病症、後遺症奮鬥,或是因為各種限制喪失所有娛樂,抑或是久未與親朋好友好好團聚,小編在這裡跟大家說一聲,你們都辛苦了。希望之後我們都能慢慢地找到自己與疫情的平衡點,找回原本快樂、自由的生活吧! ▌參考資料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維基百科 BBC News 香港01 未來城市@天下 天下雜誌 衛生福利部網站

By |2023-03-27T19:21:35+08:002023.03.27|行政公告, 議題專欄|0 條評論

壓垮他們的不是病痛,而是經濟壓力—醫療窮人,怎麼辦?

▌前言 請各位回想一下,如果我們生病了,不論是小病或大病,相信大家都有到診所或醫院看病的經驗。只需謹遵醫囑,並在看診或治療結束時,支付相應的醫藥費,大部分的病痛都可以得到緩解。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要是有人真的付不出那筆費用呢… 曾在第56屆金鐘獎入圍九大獎項、最後奪得四大獎的迷你劇集《做工的人》,在第一集的最開始,就有這麼一段劇情,承包商蜆仔在工地意外受傷,被緊急送到醫院之後,卻因拿不出兩萬塊的醫療費而差點無法接受治療,最後是板模包商昌哥的妻子看不下去決定資助這筆費用才沒有造成悲劇。這段劇情雖然不是此劇的重點,但仍然很值得細細品味。 ▌什麼是醫療窮人? 在解釋什麼是醫療窮人之前,要先談談何謂「貧窮」?廣義的貧窮一般被認為是指生活中的基本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進一步我們可以猜到「醫療貧窮」是一種對於醫療的需求有所匱乏的狀況,而「醫療窮人」便是這種狀況下的受害者。 根據家扶基金會公布的「2018年弱勢家庭健康醫療調查」,可以得知臺灣當時有24%的弱勢家庭光是醫療方面的支出就超出了每月收入,這些弱勢家庭成員的健康因此無法得到保障。直到現在,這個數字仍然沒有下降的趨勢。 ▌實際案例 相信大家最近應該對新冠肺炎並不陌生,但是大家知道嗎?當我們正在擔心確診和長新冠的時候,遠處的美國卻有人在煩惱痊癒後的天價帳單。這個例子來自一個Tiktok的網友,他因感染新冠肺炎而住院4個月,出院後卻發現各種治療費用加起來竟高達285萬美金(約新臺幣7952萬元)!讓人不禁感慨,沒有雄厚的資產甚至都沒有生病的權利了,也有人無奈回應:「如果是我寧願放棄治療…」不過這也反應出美國醫療制度的問題,在美國醫療保險保費越高,自付額和部分負擔費用就越少,可以選擇的醫師範圍也越廣,相反地,無法負擔起高額保險的民眾根本不能享受到良好的醫療資源,不得已需要昂貴治療時,也要承擔更高的費用。 鏡頭回到我們居住的臺灣,這是今年的新聞。化名婉兒的四十二歲癌友在去年四月被診斷出乳癌第二期,於是踏上了坎坷的抗癌之路,但是她說,在這條路上,「壓垮自己的不是癌症而是經濟壓力。」她先是花費了44萬新台幣接受了四次免疫療法,但是效果不甚理想,於是她開始了八次的標靶治療,費用從一次11萬增為一次13萬。就在以為一切要塵埃落定時,卻被檢查出左側乳癌復發,於是醫生建議她做基因檢測以找到對應的標靶藥物,而這項治療每年需花費高達五十萬元,如此鉅額的花費讓婉兒不禁崩潰。只要提到治療,只有永無止盡的龐大帳單等著婉兒,而這也是大多數癌友正在面臨的問題。 ▌要怎麼求助? 看完以上或許會覺得有些沉重,接下來先講一個暖心的小故事。臺中一名麵店老闆曾遇過一名女員工,她的外表比實際年齡蒼老許多,且在第一天上班時,老闆就發現她的頸部有顆20公分大的脂肪瘤,卻因收入微薄且已積欠7、8萬元的健保費而無法負擔手術費。老闆得知這件事後,即便她僅是認識不久的新員工,還是讓她立即去看診並承諾替她負擔醫藥費。如此體貼又善良的好老闆是可遇不可求,那如果今天有類似情況、卻無法得到貴人相助時,可以試試以下的求助管道。 醫療救助金 自民國100年起,政府制定了《縣(市)醫療補助法》,由各縣市提供醫療補助金給符合條件的民眾。申請時,需檢附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或診所之自付費用收據正本、醫師診斷確有醫療必要之證明文件,於出院或就醫後的三個月內,向戶籍所在地之鄉(鎮、市、區)公所辦理,補助資格如下: 補助對象累計醫療支出達多少以上,才能申請補助補助標準低收入戶無限制全額中低收入戶近三個月所產生符合條件的醫療費用累計達新臺幣三萬元以上者為限補助80%非屬前二款,患嚴重傷、病,家庭總收入平均未達當年度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標準一點五倍,所需醫療費用非其本人或扶養義務人所能負擔者。以最近三個月所產生符合條件的醫療費用累計達新臺幣五萬元以上者為限。補助70%表格來源:家天使 照護知識庫 除了醫療救助金外,政府還有提供分期繳納和紓困基金貸款,可供民眾解決短期的經濟困難,但上述兩項皆是事後需要償還的。 財團法人醫院社服金 為了填補健保所無法涵蓋的空缺,《醫療法》第46條規定,財團法人醫院、公立醫院都需要撥款一定比例的費用,作為社會福利之用,以臺中市為例,醫療機構名單與相關聯繫窗口如下: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台中仁愛醫院04-24819900#11419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04-24819900#11431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中慈濟醫院04-36060666#3698表格來源:家天使 照護知識庫 醫院社工室 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找到每家醫院的社工室,社工會對每個個案的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後可能會動用醫院的醫療補助相關基金,或是交給當地政府社會局或鄉(鎮、市、區)公所的社政單位,政府再視情況提供「馬上關懷」協助,可在短時間內就收到救助金。 公益團體及募資平臺 有許多公益團體都致力於消除醫療不平等,只要找到合適的團體求助,他們一定會竭盡全力地幫忙。募資平臺也是近幾年盛行的管道,其實也不一定要是特定平臺,只要有辦法借助網路的力量,引起大家注意,就會有人願意資助。 ▌我能做什麼? 以上提到的社工室、公益團體和募資平臺的資金來源,都需要善心人士的捐款,這是最直接的支援,有興趣的同學歡迎投入慈善的行列。 不過,作為學生,我們可能在財力方面不足以幫助他人,但我們還是有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那就是多關心周遭的親友,這是很容易被人忽略、卻是最重要的一點。以上那些例子,很可能此刻正在我們周圍發生,若是身邊的人能夠及時發現,並給予實質或是心靈上的幫助,對於當事人來說都是莫大的欣慰。所以請更關切身邊的親朋好友,及早發現他們求救的訊號,是我們所能做的,最簡單也最意義重大的支持。或許我們的一次稍加留意,就可以使一個人免於不幸。 ▌結語 回應開頭的問題,若是當下真的付不出醫藥費,醫院會如何處置呢?針對這個問題,每家醫院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些醫院可以提供暫時性欠費,但這個方法可能會遇到有人惡性欠費,無止盡拖延。因此,也有些醫院會選擇簽立借據甚至是本票,採用法律途徑迫使病人付費。 不知道大家現在對醫療窮人有甚麼想法呢?或許大部分同學沒有親身經歷過類似的事件,但如果今天自己或身邊的人真的有類似困難,請不要恥於求助。若是你和小編一樣幸運,可以衣食無憂,那也請不要吝於對他人伸出援手,或許身為大學生的我們還有點力不從心,那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多幫助、關心他人吧! ▌延伸資料 上文中有提到,若是經濟上有餘裕的同學,有能力以實質的方式幫助這些為經濟所困的醫療窮人們,可以參考以下管道。 公益團體捐款 這一定是大家最熟悉的管道吧,除了常聽到的,像是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等,也可以考慮南迴基金會、罕見疾病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等專注在醫療援助的團體。而且這些捐款流程大多都很簡單,甚至部分在便利商店就可以完成。 募資平台捐款 如果你有特別關注的個案,也可以選擇在募資平臺上幫助他們,像是嘖嘖、挖貝WaBay、FlyingV等著名募資平臺上面都有很多醫療募資項目,可以選擇比較在意的個案進行捐助。其中,GiveForward這個平臺原本也包含多元的募資專案,但後來發現醫療募資的需求尤其多,便轉型為醫療募資平臺,不論是要募資或是捐款這都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醫院捐款 誠如前文所說,醫院設有醫療補助相關基金,這筆基金除了由醫院提撥之外,也需要善心人士的捐款。所以不妨把此管道列入考量,可以更直接地幫助到醫院內的病人。捐款方式請洽各醫院社工室。 ▌參考資料 風傳媒 觀點投書 好險網 長照我挺你網站 太報Tai Sounds Udn聯合新聞網 維基百科 家天使 照護知識庫 自由時報 TechOrange科技報橘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學生會議題部

By |2022-12-15T14:16:33+08:002022.12.15|行政公告, 議題專欄|0 條評論

議題專欄| 外食總是製造許多垃圾好困擾? 循環容器提供環保新選擇

▍前言 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的資料顯示,臺灣在2021年平均每人每天製造約1.175公斤的垃圾,逐年升高的垃圾量對地球生態的危害已不可勝數,近幾年許多國家、企業都在力圖減少垃圾量,而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循環容器的普及。在講循環容器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是什麼? 我們所謂的大自然,在地球上已經運行了幾十億年,而在自然界中並沒有垃圾場的存在,只有物質不斷循環再生,動物的排泄物、屍體,也都會化為其他生物的養分,不斷的循環;然而人類的生活模式則是以「線性」為主:取用資源→生產製造→用完丟棄,造成有限資源不斷被消耗,加工產品的廢棄物也無法再被大自然重新利用。 聯合國於2015年發表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共有17項核心目標,其中的SDG12旨在「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期望我們能夠在永續的目標下,以循環取代原本的線性模式,著重於產品的回收、資源的再利用,即所謂的「循環經濟」。 目前已有許多國家、企業都著手致力於此,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循環經濟的例子,比如將回收的寶特瓶進行抽絲做成衣物、咖啡渣做成洗髮精、取代一次性餐具的循環容器,而最著名的例子即為荷蘭的循環經濟新矽谷。 ▍循環容器—好盒器 <前往好盒器官網> 近幾年在臺灣,企業及大學生陸續發起提供循環餐具的平台,如好盒器、LooPick循拾、MissEco一口覓食、uCup等平台,消費者可以透過合作店家或網路租借的形式使用循環餐具。 以「好盒器」為例 好盒器為臺灣的一個容器循環平台,藉由便利的容器租借服務並串聯「借→用→還→洗」的流程,來打造城市的封閉循環。 『借』--利用LINE綁定會員資料,使用者掃描杯子上的條碼並輸入序號來完成租借。 『用』--完成租借後,就可使用租借容器向店家購買飲料。 『還』--歸還方式可以選擇直接歸還附近有合作的商家或是到自助歸還站回收租借的杯子,達到A點、借B點還的便利性。 『洗』--由好盒器供應商回收至清洗廠進行清洗消毒,以利下一次的使用。 為了使好盒器便利且環保,在產品設計及回收流程都頗具巧思,好盒器從創辦以來也多次與音樂祭、市集、外送平台等進行合作,而值得一提的是,位於沙鹿區的台中光田綜合醫院,也曾主動向好盒器提出合作,成為第一個長期駐點的合作企業。 ▍大學生的我們,能做些什麼? 身為大學生,我們可以在購買外食的時候自備餐具或租借容器,使用外送平台時選擇環保店家,盡可能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而身處中國醫的我們,在減少垃圾量的同時,說不定也能解決水湳校區垃圾桶髒亂的問題,雖然生活可能會因此多一些步驟,但只要養成習慣也就不麻煩了,就好比政府的減塑政策,在不知不覺中降低了人們對於塑膠袋及塑膠吸管的依賴,現如今自備購物袋、商家不提供吸管也已成為常態。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自主發起相關活動、創辦類似平台,中興大學的興享碗及台大杯特社的uCup,都是大學生投入循環餐具很成功的例子。 ▍資料來源 天下雜誌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好盒器 RE-THINK 重新思考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廣中心 USP 國立中興大學 Newstalk新聞 uCup 英國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推薦書籍 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Cradle to cradle)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學生會議題部

By |2022-10-31T21:02:13+08:002022.10.31|行政公告, 議題專欄|0 條評論

議題專欄|醫護人員專訪-疫情下的醫院

▌前言 本次的採訪時間為2022年初,對象為就職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的葉護理師,葉護理師待人良善、熱忱,我們才有幸能訪問成功,以下所述內容為葉護理師親身經驗。 ▌疫情前後,醫院風景大不同 疫情下的醫院,許多運作模式都與之前有很大不同,以人潮上來看,也與一般情況下相比少了許多,在門診、急診可顯著觀察到此現象,在病房,差異性就沒有這麼大,葉護理師認為這個情形對於院方營收或許是不好的,但是對於篩選掉了一些原本不必要到大醫院就診的病人來說,這個部分是不差的,因為這能使醫療資源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而不是浪費。 ▌本身服務於感染科,任職16年 感染科,屬於相對高風險的單位,本身即配置有負壓隔離病房,除了近年的COVID-19外,亦會處理像是肺結核、百日咳、德國麻疹……等具感染性疾病的病人。 ▌局勢越趨複雜,除了原本職責,額外Get許多新技能 因為局勢嚴重且情況較危險,在病房中會有人數限制(控管人員進出)以及重症照顧的部分,葉護理師分享了一些很特別的經驗,她說到,因為病人是重症,所以偶爾可能會出現同時是有其他疾病在身的病患,可能需要其他像是洗腎之類的醫療行為,她原先只是一般病房的護理人員,只會自己的份內工作,此次卻透過疫情,強迫被訓練為有加護病房護理人員技能的護理師。此外,她還說到,因為病房內是COVID-19的病人,所以他們的家人是不能在場的,要做什麼(例如:送東西、照顧病人(有的可能需要換尿布、翻身之類的)都只能透過護理師,護理師因此成為十項全能的人,不只是份內工作,還要擔起保母一職,一樣的薪水、一樣的時間、空間,卻需要多做很多以前完全不需要也不會做的事物,壓力倍增。 ▌防護衣上身,新職業傷害找上門 因為病房運作及治療對象的關係,需要做非常完整的防護措施,又因為總總限制,導致常常一進去病房就要很久才能再出來,與原先生態大不相同,在穿著厚實防護衣的情況下,又執行高負荷量的工作,造成體力嚴重透支,此外,生理需求方面,上廁所不僅不方便,還會因為進去病房一次就要待很久,滿身大汗之餘,排尿方面也有問題,需要靠補充電解質液才能穩定水分平衡,再來是從一間病房換到下間病房間,因為防護措施要全套換新並且完全消毒、洗手等動作,導致皮膚傷口越來越多(三層手套悶住汗+一直清潔刺激的結果),但也不得少做些什麼,畢竟對象是病人,攸關到生命,時刻都不能馬虎對待。 ▌與病人特別的相處之道 葉護理師分享到,有些病人很蠻橫無理,常常認為為什麼他想做什麼卻不讓他做什麼,或是被規定只能待在特定地方、在特定時間做什麼……等,絲毫無行動自由,對方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身為病人,不是被完善照顧,而是被各種拘束,而後就會出現許多暴力傾向(外在或情緒上皆有)或是有理說不清的情況,這個情況可能有許多原因,有可能跟病人本身個性有關,也有可能是跟環境有關,像是因為自己要隔離,其實跟越少人接觸越好,但反而激生了他的不安全感,才會敏感的爭鋒相對,認為自己的自由受限。然而面對這樣的情況,處理方式並不是跟他槓上、硬碰硬,而是以安撫為主才是權宜之計,想辦法讓對方顧全大體、了解自己自身狀況以及同理一下醫護人員們,委婉的告諸一些原因,或者請能使之信服者(例如醫師)來與他溝通,維持良好醫病關係才是雙贏的局面,為此溝通技巧尤其重要,葉護理師說到,像是這種情況雖然不算多但也不在少,遇到了也只能認命地妥善處理,雖然心裡可能會多少會受影響,但就是不管何時,都要找到己的出口,排解掉情緒就沒事了,而且也可以時常思考自己的初衷,會讓心情平復不少。 ▌知足才能常樂-大多數病患的貼心 與極端的案例相比,其實一般病人在進隔離病房時(剛確診時)難免徬徨、不知所措,對所有事物都會訴諸敏感情緒,但一段時間後,自己都能理性思考、能想通,並且配合醫院吩咐、治療,待滿隔離期,因為與其他不幸更重症或是去世的病患相比,自己只是隔離、治療,已足夠幸運,因此會識大體的了解局勢、分析自我,以及照顧好自己,也盡可能不造成他人更大的負擔,這是病人對醫護人員最大的溫柔。 ▌賣命工作,只因人力不足 葉護理師說到,由於施打疫苗的關係,造成同仁身體不適,又因為大家施打的時間相近(甚至相同),所以是”集體”不舒服,一個接著一個的頭痛、頭暈、發燒……,卻因為人力不夠,還是只能站上崗位,不能請假休息,全體不舒服的情況下,出現了一個場景,有同事貼心的到急診室拿止痛藥,回來分給有需要的人,吃完稍微緩解後繼續一同奮鬥,真的是所謂共體時艱。 ▌結尾 相信透過這場訪問,大家對疫情下的醫院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或許因為我們學校的定位是醫藥大學,畢業後大多數的學生都會選擇相關產業進行就職,所以有這樣一個機會可以仔細的訪問醫護專員,我們深信這是很特別以及很難得的經驗,在此感謝葉護理師接受我們的採訪,除了了解到了一些經驗談及背後秘辛外,或許更多的是讓人反思,反思自己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踏上醫護人員這條路,即使面對嚴重傳染病,醫護人員是一線人員,暴露在最高風險下;因對象是生命體,所以片刻都無法馬虎,要從事相關領域工作,除了需要相當大的熱忱外,還需要有犧牲奉獻的精神,以及足夠堅強的心理、生理調適能力,有了這些,或許才足以負荷,任重而道遠,大家是否已做足準備。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學生會議題部

By |2022-10-31T20:19:40+08:002022.10.31|行政公告, 議題專欄|0 條評論
Go to Top